请注意这股来自海峡彼岸的消费品牌新势力。它不仅在加速抢占大陆市场消费升级热潮的新机会,也在改写零售服务业的竞争标准
中国正在创造第二个经济奇观,这就是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变。这一转变将让两个长久以来的假设越来越接近真实--许多跨国公司都像19世纪那位英国制帽商一样幻想过,如果4亿中国人每人购买一顶帽子,这将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另一个假设是,谁赢得中国市场,谁才是该行业真正的全球霸主。
这样的逻辑上的可能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但现在,中国的经济现实正给予其越来越多的证据。按照世界银行在2000年提出的标准,中国许多城市已经轻松越过人均GDP3000美元的里程碑,步入一个消费能力大大被激活的时代。
这一转变的确不是新鲜事,但在过去3年中消费世界的变化已大大加速。谁会抢先一步?答案可能让你意外。不是那些来自欧美日韩等国的消费服务类跨国公司--在过去20多年间它们虽然积极抢滩,但面对大陆迥异的市场文化、消费者需求,成功者有限,很多都还在试水温。而是曾经在“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和电子代工业中率先占位的台资,继续在这一波新的投资热潮中扮演急先锋。虽然在过去,台资企业往往意味着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但在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两岸关系缓和后,台湾的许多消费品制造商和服务业开始涌进大陆市场,堪称是台湾制造的2.0版。
在2008年之前,据台湾“经济部”统计,就已经有167个台湾服务业品牌到大陆投资。现在则更是扩张迅速。在连锁零售业,开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台商品牌已有7个,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千店俱乐部”.达芙妮女鞋有3000家、保养美妆的自然美有1750家、贩卖珠宝的石头记1300家,欧迪芬内衣1000家,还有丽婴房以及天福茗茶,个个都是雄霸各行业的列强。最近3年来,85度C、台湾啤酒等品牌也加入了开拓大陆市场的行列。
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仅在抢夺中国消费升级热潮中的新机会,而且至少在两个方面甚至比耕耘已久的欧美公司做得更好:重新定义零售及服务业的用户体验标准,以及开创了新的经营范式。
创新业态
最好的例子是85度C.这家在台湾已打败星巴克的快饮零售商,靠的不仅是定价低廉的咖啡,而是复合式品类经营:将咖啡、面包、蛋糕这三种不同的零售类别混搭在一起,从而创新出一种新的经营业态。在大陆,85度C已展店185家,未来还要加入现做汉堡等早餐类别,彻底更新了消费者对由星巴克打造的这一休闲模式的理解。
同样来自台湾的金钱豹美食百汇,则是第一家大规模开创欧美自助餐(buffet)饮食型态的餐厅。它让以往只在大饭店中才有的自助餐形式变成消费者日常的就餐选择之一,并在逐步培养大陆顾客的分餐制文化。
HOLA特力屋,则打破了以宜家(Ikea)为代表的家居用品零售模式,在郊区大店型态外,特力屋首次尝试进入在大陆各地兴起的购物中心。
许多进入大陆市场多年的台湾消费品牌,也开始逐步进化。连续两年赢得大陆市场第一的克莉丝汀也从单纯的面包烘焙店,演变为“好邻居式”的保健食品厨房。克莉丝汀食品董事长罗田安对《环球企业家》说,克莉丝汀现在也加卖胚芽乳、减肥饼干等机能食品,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
“我们的生意剧本有好几套。”象王洗衣董事长黄进能对《环球企业家》说。这家干洗服务商未来希望转做多元型态的便利店,消费者除了可以来洗衣服,还能买车票、缴水费电费,象王还能成为消费者网购的提货站。
这些都充分透露了台商的弹性,以及触角多元。
全球消费力量朝新兴市场转移,如何为日渐庞大的新兴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了最大的商机。对于台湾服务业来说,则成了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中介者,站在最佳得分位置。
因为台湾熟悉欧美先进的消费市场,欧美业者却不像台湾同行那样熟悉新兴市场。对于新兴市场的大量需求来说,台湾的技术已到位,又能把价格压低,加上高质感与流行性,正好抓住了这群新兴消费者的钱包。
这群新世代服务业台商,以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为支点,不仅自己撬开了内地服务业的获利大门,更每分每秒都在改变亿万大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更多>>
【注】 发表评论需遵守以下条例:
|